首页 资讯 正文

见证厦门商界的辉煌与抱负!收藏爱好者用两张民国时期毕业证交换了一枚银章

体育正文 20 0

见证厦门商界的辉煌与抱负!收藏爱好者用两张民国时期毕业证交换了一枚银章

见证厦门商界的辉煌与抱负!收藏爱好者用两张民国时期毕业证交换了一枚银章

  厦门南洋商业公会银章正面和背面。

  厦门徽章收藏(shōucáng)爱好者蒋治日前收获了一枚(yīméi)珍贵的厦门南洋商业公会银章,这枚银章承载着20世纪20年代厦门商界的辉煌记忆。昨日,蒋治向记者展示这枚银章,其直径3.2厘米、重10.2克,采用当时精湛(jīngzhàn)的银片双面(shuāngmiàn)打碟后再焊接工艺制成,正面镌刻着象征富饶与繁荣的嘉禾图案和“厦门南洋商业公会”字样,背面则印有(yìnyǒu)银号的戳记,每一处(měiyīchù)细节都诉说着那个时代厦门商人的智慧与抱负。

  蒋治告诉记者,这枚银章是(shì)他用自己的藏品(cángpǐn)和(hé)厦门本地藏家交换的,“这样的银章很罕见,我在对方家中(jiāzhōng)第一次看到。他喜欢收集厦门民国时期的毕业证(bìyèzhèng),我当即决定用两张毕业证和他交换。”蒋治介绍,这枚银章最特别之处在于,是在厦门商界泰斗洪晓春担任南洋商业公会首任会长期间制作的。

  蒋治说,银章(yínzhāng)背面的银号戳记揭示了当时厦门(xiàmén)金融业的繁荣景象。在洪晓春的时代,厦门作为(zuòwéi)通商口岸,货币流通极为复杂,既有墨西哥“鹰洋”、西班牙“本洋”等外国银圆,也有中(zhōng)国自铸的“龙洋”。南洋商业公会发行的这枚银章,不仅(bùjǐn)是一种身份象征(xiàngzhēng),更可能在当时商贸往来中发挥着特殊作用,或许是会员凭证,也可能是某种商业信用的体现。

  这枚银章的制作(zhìzuò)工艺也展示了当时厦门银器制作的高超水平。嘉禾(jiāhé)图案的选择更是意味深长——嘉禾象征五谷丰登、国泰民安,这与洪晓春重视民生、热心公益的形象不谋而合。作为厦门商界(shāngjiè)领袖,他不仅创办学校、修建(xiūjiàn)马路,还在抗战期间担任厦门市抗敌(kàngdí)后援会会长,展现出商人的爱国情怀。

  如今,这枚历经百年(bǎinián)沧桑的银章已成为珍贵的历史见证。它默默诉说着洪晓春和南洋商业公会的故事(gùshì),也折射出上世纪20年代厦门作为(zuòwéi)重要通商口岸的繁荣景象。

  洪晓春(hóngxiǎochūn)是马巷窗东乡人,名鸿儒,号悔庵,字晓春。洪晓春被厦门人亲切地称为“晓春伯”,这位(zhèwèi)经营粮食起家的商人,后来将业务扩展(kuòzhǎn)至信局、进出口贸易(màoyì)、钱庄和汇兑等多个领域,创办了源裕商行,成为厦门商界的风云人物。抗战(kàngzhàn)爆发以后,已经73岁高龄的洪晓春积极参加抗日工作,被选为厦门各界抗战后援会劝募部部长。

  新中国成立后,洪晓春任福建省人民政府委员和省工商业联合会筹委会主任。1953年(nián),洪晓春在厦门中山医院逝世,为纪念他可敬的(de)民族气节和为厦门人民所做的贡献,厦门市(xiàménshì)人民政府在中山公园建设“晓春楼” ,以寄托厦门人民对他的怀念(huáiniàn)之情。

(文/厦门晚报记者 龚小莞(gōngxiǎoguǎn) 供图/蒋治)

见证厦门商界的辉煌与抱负!收藏爱好者用两张民国时期毕业证交换了一枚银章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