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龙舟之乡”乐山五通桥举办龙舟赛,32支队伍竞渡“小西湖”
“龙舟之乡”乐山五通桥举办龙舟赛,32支队伍竞渡“小西湖”
“龙舟之乡”乐山五通桥举办龙舟赛,32支队伍竞渡“小西湖”5月30日,四川乐山五通桥(wǔtōngqiáo)区举行第22届龙舟文化展演活动,川派龙舟竞渡“小西湖”的盛景再次(zàicì)在五通桥上演,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前来(qiánlái)观赛和交流。
▲龙舟竞渡“小西湖” 曾圆君(céngyuánjūn) 摄
茫溪河(xīhé)、涌斯江在五通桥区交汇处,美称“小西湖”。随着裁判鸣笛(míngdí)开划,“小西湖”的激情被点燃。4支龙舟犹如离弦的箭,打破了平静的湖面。一瞬间,涌斯江上龙鼓擂动,水花四溅。一支支龙舟击楫破浪,桨影翻飞,龙舟健儿劈波斩浪,奋勇争先,上演了一场速度与激情的角逐。沿岸观众(guānzhòng)摩肩接踵,加油(jiāyóu)声(shēng)、喝彩声此起彼伏。
▲龙舟竞渡“小西湖(xīhú)” 章綦 摄
红星新闻记者了解(liǎojiě)到,参加本届龙舟(lóngzhōu)竞赛的代表队共计32支队伍,分别来自(láizì)该区各镇、区级部门、行业系统、企业、学校,以及部分区外单位,参赛运动员、裁判员共有600多人。比赛项目分为22人标准大龙舟500米直道(zhídào)竞速,12人标准小龙舟500米直道竞速,比赛使用22人和(hé)12人标准龙舟。
据《五通桥区志》记载,清乾隆年间,龙舟(lóngzhōu)就开始在五通桥盛行。咸丰年间,端午节的龙舟会一年(yīnián)比一年热闹,赛船多达100多只,附近各水码头均有龙舟前来参赛,不少外地群众步行几十里路前来观看龙舟会。龙舟会历来由盐商(yánshāng)出钱举办(jǔbàn)。
战国时代秦蜀郡太守李冰,在四川兴修都(dōu)江堰等水利,开凿盐井。五通桥区文化馆原馆长(guǎnzhǎng)王中其介绍说,“全国各地都在划龙船(lóngchuán),但是各地划龙船的内容和形式不一样,五通桥主要是祭祀李冰父子为主。因为(yīnwèi)在先秦时期,李冰到(dào)四川任蜀郡太守时对江河进行治理,曾到乐山五通桥牛华溪的红岩子平盐溉、识水脉发现了盐。”
据了解(liǎojiě),五通桥龙舟会不仅承载着(zhe)这里(zhèlǐ)悠久的盐业文明,也传承着五通桥独树一帜的龙舟文化。1988年,五通桥被四川省体委授予(shòuyǔ)“龙舟之乡”称号。2007年,五通桥龙舟竞技被列入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
红星新闻记者 顾爱刚(gùàigāng)
编辑 张寻(zhāngxún) 责编 魏孔明
(下载红星(hóngxīng)新闻,报料有奖!)


5月30日,四川乐山五通桥(wǔtōngqiáo)区举行第22届龙舟文化展演活动,川派龙舟竞渡“小西湖”的盛景再次(zàicì)在五通桥上演,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前来(qiánlái)观赛和交流。
▲龙舟竞渡“小西湖” 曾圆君(céngyuánjūn) 摄
茫溪河(xīhé)、涌斯江在五通桥区交汇处,美称“小西湖”。随着裁判鸣笛(míngdí)开划,“小西湖”的激情被点燃。4支龙舟犹如离弦的箭,打破了平静的湖面。一瞬间,涌斯江上龙鼓擂动,水花四溅。一支支龙舟击楫破浪,桨影翻飞,龙舟健儿劈波斩浪,奋勇争先,上演了一场速度与激情的角逐。沿岸观众(guānzhòng)摩肩接踵,加油(jiāyóu)声(shēng)、喝彩声此起彼伏。
▲龙舟竞渡“小西湖(xīhú)” 章綦 摄
红星新闻记者了解(liǎojiě)到,参加本届龙舟(lóngzhōu)竞赛的代表队共计32支队伍,分别来自(láizì)该区各镇、区级部门、行业系统、企业、学校,以及部分区外单位,参赛运动员、裁判员共有600多人。比赛项目分为22人标准大龙舟500米直道(zhídào)竞速,12人标准小龙舟500米直道竞速,比赛使用22人和(hé)12人标准龙舟。
据《五通桥区志》记载,清乾隆年间,龙舟(lóngzhōu)就开始在五通桥盛行。咸丰年间,端午节的龙舟会一年(yīnián)比一年热闹,赛船多达100多只,附近各水码头均有龙舟前来参赛,不少外地群众步行几十里路前来观看龙舟会。龙舟会历来由盐商(yánshāng)出钱举办(jǔbàn)。
战国时代秦蜀郡太守李冰,在四川兴修都(dōu)江堰等水利,开凿盐井。五通桥区文化馆原馆长(guǎnzhǎng)王中其介绍说,“全国各地都在划龙船(lóngchuán),但是各地划龙船的内容和形式不一样,五通桥主要是祭祀李冰父子为主。因为(yīnwèi)在先秦时期,李冰到(dào)四川任蜀郡太守时对江河进行治理,曾到乐山五通桥牛华溪的红岩子平盐溉、识水脉发现了盐。”
据了解(liǎojiě),五通桥龙舟会不仅承载着(zhe)这里(zhèlǐ)悠久的盐业文明,也传承着五通桥独树一帜的龙舟文化。1988年,五通桥被四川省体委授予(shòuyǔ)“龙舟之乡”称号。2007年,五通桥龙舟竞技被列入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
红星新闻记者 顾爱刚(gùàigāng)
编辑 张寻(zhāngxún) 责编 魏孔明
(下载红星(hóngxīng)新闻,报料有奖!)




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